新葡萄8883app官网·ios/安卓/手机版app下载

【实用技能】避免十大误区,轻松学写公文

作者:超级管理员 浏览次数:0 日期:2016-08-26

一些同志写作水平之所以提高不快,固然与理论、文字基础不厚实有关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写作本身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。“以源清求流洁,以本固促枝荣”。要提高写作水平,首要的是对一些似是而非、流传甚久的观点加以厘清,才能抓住写作的本质和要害。

  误区一:写作没有具体工作重要。

  文以载道。文章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解决日常工作中的“热点、难点和焦点”问题;二是解决人类心灵深处的“软点、痛点和痒点”问题。文字里有纵横捭阖、有千军万马、有雷霆万钧。就写材料而言,写作本质上是部署工作、纠偏正向、推动落实的重要载体。材料质量不高,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难以全面掌握,工作中的特点规律难以精准把握,经验做法难以及时推广,最终会导致上级领导的决策意图贯彻不力,工作和建设受到严重影响。因此,写作不是写字,而是写理念、思路和举措;写材料不是玩文字游戏,而是深度研究和有效推动工作、建设和发展。

  误区二:写作就是简单的文字组合。

  写作就像音乐一样,虽然只有七个音符,但真正的艺术大师却可以谱写出优美的乐章。某种程度上说,打仗是打思想,做企业是做文化,写作就是拼思维。除了常用思维方法外,写作至少还有以下五种一是潜思维,就是读者通过字里行间,可以揣摩作者很深层的思维轨迹、心理结构乃至价值取向。比如,某单位在汶川大地震捐款横幅是“抗震救灾、责无旁贷”,虽然没有多大问题,但潜意识散发着淡淡的优越感和责备感。如改为“血浓于水,助人就是助己”,就会有历史的穿透力和浓郁的人文关怀。二是原创思维。比如,从蜡烛到电灯等等,足以说明原创思维是人类最伟大的杰作,这就好比再锐利的斧头都比不上再蹩脚的枪炮,这是质的飞跃。三是追问思维。就是从历史沿革、地缘政治、发展脉烙、历史基因等方面,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和拷问。比如,增强责任感只能解决责任区内的问题,而唤起归宿感才能解决交叉性、边缘性等很多复杂问题。四是方法论思维。方法论是方法的总和,就是运用系统思维,从更宽的视野加以分析研究。比如,某地接连发生交通事故,不一定是司机驾驶技术不好,还与整个城市交通设计、交通标识、路况、车况、行人的交通意识、司机所在单位的内部关系、司机的家庭和身体、心理状况,等等,都有密切关联。五是专业背景思维。不能习惯用思想道德层面看待一切问题,而要善于运用管理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法学、经济学等专业知识进行科学推理和缜密分析,文章的说服力、感染力和生命力肯定大不相同。比如,如何防止代表联名提建议的“边际效应”,怎样避免政府办理代表建议的“上限、下限规避化”,等等。

  误区三:写作就是抄

  写材料有时确实需要摘抄某些内容,但决不仅仅限于摘抄,更不是照抄照搬。“抄”主要是启发思维,触发灵感和开阔视野,抄是抄“意”,不是“抄”字。对此,古人早有论述:“浅者抄字,中者抄意,高者抄气”,颇值玩味。现在还有两句话不失为经验之谈:“把别人的一句话变为自己的三句话,把别人的三句话变为自己的一句话”;“将前人的认识终点作为自己探索的起点,将前人取得的成果作为自己创新的平台。”这些都说明写作是门艺术和科学,是升华的艺术和概括的科学。如果纯属照抄照搬,将写作任务交给几个打字员足矣,何必组织这么多机关人员劳心费神呢?

  误区四:写得越长越好。

  初学写作者都喜欢把大量的素材堆在一起,以为材料越多越好,文章越长越好。对此,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:“一个高明的作家不是知道写什么,而是知道不写什么。”英国著名戏剧家肖伯纳有次给朋友写信说:“对不起,我没有时间将信写得更短些。”这都说明,由短到长易,由长到短难。越是深邃的思维,写出的文章看似越简单,反之,越是简单的思维,越是写得很复杂,作者没想透,读者看不懂,有人称之为“简单的深刻”和“复杂的肤浅”。对于素材,要学会取舍,再好的宝贝放错地方就是废物,正如裁缝,不能因为布料好就加长袖子。

  误区五:写得越实越好。

  有两种实,一是就事论事的实,另一种是高度概括的实,有着质的区别。为什么有的机关干部写的材料让领导不满意?很大原因就是太实!要么大量堆砌罗列,将文中观点淹没在繁杂的事例中;要么材料与观点互不联系甚至“脱靶”,令人不知所云。这说明,思想是文章的制高点和海拔线,不经高度提炼的文章是思维层次不高的表现。进而言之,文章优劣的分水岭在于是求“术”还是求“道”。“术”充满着匠气,好比“土电工”知道“火线”与“地线”不能接,但不懂什么叫安培定律;泥瓦匠知道建房屋,但不懂什么叫建筑美学和力学结构。而“道”,则充满着科学思维、宽广视野、历史目光和人文关怀。

  误区六:写作就是想到哪写到哪。

  一些“老机关”说,你怎么说话就怎么写,其实不然。说话可以信马由缰,不用考虑怎样开头结尾,怎样分段落层次,也没有时间限制。但写作却有特有的内在规律,既不能离题太远也不能离题太近,需要精心布局。文似看山不喜平。好的文章一定要有矛盾的冲突,只有产生鲜明的对比,才能有强烈的冲击力!已故著名作家路遥在他成名作《人生》中就将高加林写得很倔强,而将其父就写得很懦弱。我们平常写材料经常说要“找靶子”,就是针对什么,解决什么,本质上也是矛盾冲突的运用。这都说明,文章需要匠心独运,而不是随心所欲。

  误区七:写作需要开门见山。

  这话只说对一半,有的文章确实像吃包子一样,皮薄馅厚,一下到位,但有的文章就很需要交代背景。比如,我曾在部队采写“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”、武警汕头支队原支队长魏文涛先进事迹时,就将笔墨的着力点重点放在将背景交代清楚,写透汕头特区的复杂性、驻地维稳形势的严峻性、当前武警部队任务拓展的艰巨性、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,然后再写魏文涛静心学习,就会给人打下深深的烙印。这就好比黑字写在白纸上更醒目,也如同冬天和夏天,用热水洗澡感觉完全不同。如果孤立地就学习写学习,没有将历史与现在、内部与外部等背景作为烘托,会使人有突兀感。

  误区八:作品被否定就怀疑自己没有写作潜质。

  文章写法很多,关键在于如何提炼思想和选取角度。比如,描写秋天,可写绚烂,也可写丰硕,还可写落寞,风格各异,不代表作品不好。作品被否,不一定是写法有问题,有时是思想站立点不高,有时是观察、分析问题的视角有偏差,有时是掌握信息不全面,有时是深层价值观等潜在影响,有时是先入为主的意见影响写作方向,还有的纯粹是不合领导或编辑口味。一些大师作品曾反复被否,但他们高度自信,愈挫愈奋,敢于下笔,后来终获成功。内行人都知道,写作就那么一层纸,捅破了很简单,好比“卖油翁”,熟能生巧。

  误区九:只要能写,就什么都会写。

  文章的种类太多,什么都能写、什么都能写好的人实在不多。不能因为有些文章不擅长就背上思想包袱,不仅于事无补,反而会制约你强项的发挥。相对而言,早年学写新闻很能培养发现和分析问题的高度、深度和角度。比如,某市人大举行代表培训班,因为培训年年搞,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切入,新闻价值不大,但若从“推进代表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”入手,文章的时代性和思想性陡然倍增。所以说,年轻的机关人员入门之初写点新闻报道非常好,某种程度上是锤炼思维能力的“童子功”。

  误区十:一味追求作品十全十美。

  一位作家说:“文章要像人一样,总得有所长才会有味道,10个优点不如一个特点”。比如,主题不深,可以让结构很奇巧;结构不精彩,可以以语言凝炼制胜。总之,在文章中心思想表达正确后,必须要有自己的独创,你的作品才有生命力,才会长久地被人记住。甚至可以说,能在某一点上给人以启示,让人“眼前一亮、心头一震”就是好文章,读者喜欢的是有一点思想闪光的文章,不喜欢“一点毛病没有但也没有一点新意”的文章。当然,能十全十美更好。

XML 地图